“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中国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这是中国面向世界最重要的陶瓷艺术学术交流平台,获得了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为高标准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不同国家与地域之间陶瓷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学术参考和现实借鉴。
陶瓷,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更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当今数字时代背景下,我们追问“瓷的未来”是什么,应该如何把东西方陶瓷过去的辉煌、现在的多样和未来的发展建立起深度的联系,通过历久弥新的工艺与日新月异的科技重构起新的形态,续写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辉煌,这成为当前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此,我们将于2026年6月在中国景德镇举办第三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瓷的未来”为主题,以陶瓷为载体,续写当代世界陶瓷艺术创新发展的未来之路。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
景德镇陶瓷大学
国际陶艺学会(IAC)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国中陶瓷艺术研究院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陶瓷专业委员会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
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博物馆
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大展组委会
韩国陶瓷基金会
土耳其安纳托鲁大学
吕品昌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
行政工作)、教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Torbjørn Kvasbø 国际陶艺学会(IAC)荣誉主席
金文伟 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邵长宗 李 超 彭赞宾
侯铁军 丁小华 刘淑荣 张三聪 刘 伟 魏文卿 周俊杰 汪珞燃
吕品昌
Oriol Calvo Vergés
白 明 陈 君 陈光辉 范敏祺 葛 军 黄 胜
李 超 林 栋 刘 谦 刘礼宾 刘颖睿 卢伟孙
孟福伟 邵长宗 宋伟光 苏献忠 王 琪 吴永平
熊开波 余剑峰 远 宏 詹 伟 张婧婧 张清渊
赵兰涛 郅 敏
Tony Brown(法国) Neil Brownsword(英国)
Robert Boomer Moore(美国) Geertie Jacobs(荷兰)Rebecca Harvey(美国) Brian Kakas(美国)
Jacque Kaufmann(法国) Kyosuke Hayashi(日本)
Marieke Pauwels(比利时) Anthony Quinn(英国)Misun Rheem(韩国) Robert Suk(德国)
Pim Sudhikam(泰国) Wladimir Vavas(西班牙)
国内外陶瓷艺术家、设计师、院校师生及跨界艺术创作者,无国籍、年龄、性别限制。
2026年6月26日至2027年3月31日。
1.作品须关注陶瓷与传统和当下的联系,陶瓷材料、工艺、技艺与科技的重构与共生,陶瓷与公共环境、自然环境、社区的建设关联。
2.提倡未来视角下,陶瓷在新时代中的传承与创新的表达,理念新颖、技艺精湛。鼓励陶瓷媒介的当代转化,强调作品在跨文化、跨区域中的文化属性。
3.作品须以陶瓷材料为主(陶瓷材料占整件套作品的50%以上),作品尺寸单体长宽高均不超过2米、装置不超过6平方米。
4.作品须为参展作者本人近三年内完成并未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且无任何第三方契约关系的作品。如违反规定,组委会有权取消该作品入选、参展和获奖资格。
器皿类:80件/组
雕塑类:80件/组
绘画类:30件/组
装置类:25件/组
影像类:5件/组
入选总计220 件/组
(一)景蓝奖。1名,奖金30万元人民币(税前)+获奖证书+展览画册;
(二)高岭奖。5名,奖金10万元人民币(税前)/人+获奖证书+展览画册;
(三)道氏艺术奖。10名,6万元人民币(税前)/人+获奖证书+展览画册;
(四)国中新锐奖。50名,1.2万元人民币(税前)/人+获奖证书+展览画册;
(五)入围奖。颁发入围证书+展览画册。
1.登录报名系统。使用手机号登录“报名通道”完成平台登记,获得账号和密码。
国际报名者如无法收到短信验证码,可将姓名、国家区号+手机号发送至1099162523@qq.com,获得账号和密码后重新登录。
2.实名认证。所有报名者必须实名,上传个人简介及报名表。报名者简介200字以内,并附个人照片和作品照片(属集体创作的以一人为代表报名,简介中提供创作团队人员名单)。
3.上传作品信息及要求。
点击“创建作品”上传作品信息后,点击“提交”。系统显示“待审核”,即报名成功。
作品信息要求:每位报名者在不同作品类别中仅限投一件(套);作品名称、作品说明(限100字),创作时间、尺寸(长×宽×高)、重量、材料等;每件(套)作品提供三个角度的电子版照片(包括正面、侧面、局部特写,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不小于5M的JPG格式)。
装置作品还应提供展示需求、安装说明书等。
影像作品还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影片时长不超过15分钟。
(2)视频须采用H.264编码,保存为含字幕的MP4格式,音频为立体声双声道。
(3)播放标准:PAL制。高清HD:画面比例为16:9,分辨率为1280×720或1920×1080;标清SD画面比例16:9,分辨率960×540或画面比例4:3,分辨率720×576。
(4)宣传海报:尺寸为59.4cm × 84cm(A1),分辨率150dpi及以上。色彩模式:CMYK,文件格式:PDF。
(一)报名
2025年8月12日至2025年12月25日24时(以北京时间为准)。
(二)初评
2026年1月上旬。组委会将邀请国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投稿作品进行线上评审,并评选出220件(套)作品为入围作品。
(三)初评结果公示
2026年1月20日前,公示期为三天。入围作品名单将在双年展官方网站、景德镇陶瓷大学官方网站、雅昌艺术网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
(四)作品寄送
2026年1月21日起至2026年5月20日止。参展者自收到入围通知之日起,应将作品运达至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终评地点,下同),费用自理(含运费、保险、关税、手续费等)。未按截止时间运达的,视同为自行弃权。
(五)终评
2026年6月下旬。终评采用现场评审方式,评审结果公示时间为2026年6月底。
(一)参展作品必须为个人原创,入围作品、获奖作品均须上网公示不少于三天,如存有版权争议等问题,组委会视情节进行处理。
(二)参展者报名时须提供个人真实信息,信息不实将影响其参赛资格、获奖等权益保障。
(三)参展者须拥有自己作品的版权(对作品享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作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设计的肖像权、著作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并同意授予组委会对参展者肖像权、参展作品及其所有知识产权的许可和使用,包括对作品进行研究、摄影、推介、展览、出版及其他形式的推广、宣传等权利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四)入围作品运达终评地点验收之前,如出现破损或遗失情况,由参展者自行负责;入围作品运达终评地点验收之时,如外包装箱已出现严重破损,组委会有权拒收;入围作品开箱时发现作品破损,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五)入围作品在运达终评地点出现轻微损伤,为保证参与终评的效果,参展者可自行前往终评地点修复作品,费用自理;参展者如需组委会协助修复,应提供作品修复建议或视频,组委会可协助修复作品,但不负责修复作品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六)入围作品为组合或装置作品的,参展者须自行前往终评地点进行作品安装布展,费用自理;如需组委会协助进行作品安装的,应提供具体安装说明。
(七)入围作品经检视确认无误且无破损的,作品展览和退件过程中的保险费用由组委会承担。
(八)展览结束后,获得“景蓝奖”“高岭奖”“道氏艺术奖”的作品由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收藏,以上三类获奖收藏作品不得分拆或更换。获得“国中新锐奖”和入围作品不作收藏要求,组委会欢迎自愿捐赠。其他未收藏作品由组委会原路退回。
未尽事宜由组委会负责解释。
特此公告。
汪珞燃 0086-15079854120(邮箱:CJICB@jcu.edu.cn)
周俊杰 0086-15870060339
收件人联系人:
陈 隽 13979856371(国内)
余 上 0086-18979853205(国际)
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组委会
2025年8月11日